《無題》是唐代注明詩人李商隱的一首愛情詩,詩中“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”和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都是流傳后世的名句。這是一首表示兩情至死不渝的愛情詩,然而歷來頗多認為或許有人事關系上的隱托。
作者:李商隱
東風:春風。
絲方盡:絲,與“思”是諧音字,有相思之意,“絲方盡”意思是除非死了,思念才會結束。 但:只。 云鬢:女子多而美的頭發,這里比喻青春年華。
夜吟:夜晚吟詩。
春風沒有辦法,到了暮春,百花就會凋謝。
紅燭燃燒盡頭,蠟淚才會流干。
夜晚吟詩,覺得月光都是寒冷的。 青鳥啊,麻煩您帶去我情深意厚的探望吧。
頷聯接著寫因為“相見時難”而“別亦難”的感情,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。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。。“春蠶到死絲方盡”中的“絲”字與“思”諧音,全句是說,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,如同春蠶吐絲,到死方休。“蠟炬成灰淚始干”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,無盡無休,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。思念不止,表現著眷戀之深,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,卻又表明相會無期,前途是無望的,因此,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。可是,雖然前途無望,她卻至死靡它,一輩子都要眷戀著;盡管痛苦,也只有忍受。所以,在這兩句里,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,也有纏綿、灼熱的執著與追求。 頸聯寫彼此相思的情形。如此癡情苦意該如何排遣呢?“女為悅己者容”,本想對著鏡子好好打扮一番,以讓美麗的妝容消減些相思的愁苦,也說不定心愛的他會神奇地在今天出現呢!然而,鏡中的自己,卻早已秀發枯澀、面容憔悴了。自己是如此,那么他呢?深夜難寐,孑然悵徊,吟詠著愁情萬種的詩句,恐怕連月光也會使他倍覺凄冷吧。暮春時節,天氣本已漸熱,一個“寒”字,看似有悖常理,實則卻寫出了主人公此時特有的感受,寒涼的不是月,而是彼此凄涼的處境和心意。 尾聯寫殷切的期盼。現實中得不到的,總希望能在神奇的幻想中實現,這是人之常情,主人公也不例外。她寄希望于神話中的青鳥信使,替她打探意中人的消息,傳達自己無盡的愛慕與相思。然而,“蓬山”是凡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仙山,“青鳥”是專供西王母使遣的神鳥。蓬山萬里而又青鳥難憑,她怎么能如愿呢?詩人這是反面著筆,只是為了表達一種希望和祝禱,并沒有改變“相見時難”的痛苦境遇。盡管前途依舊渺茫,但絕望中依然心存希望,這不是天下所有愛情悲劇的根源和境界嗎? 全詩以女性的口吻出之,構思新穎巧妙,想象細致入微,語言生動精警,意境優美動人,情思深沉綿邈,比興象征毫不晦澀,既似一首纏綿悱惻的愛情詩,又像一首寄寓深婉的感遇詩。尤以前四句膾炙人口,是千古傳誦的名句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