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棄疾的詞集辛棄疾(1140-1207)南宋詞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別號稼軒,歷城(今山東濟南)人。辛棄疾在文學上與蘇軾齊名,號稱“蘇辛”,與李清照并稱“濟南二安”。 辛棄疾存詞600多首。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詞的基本思想內容。他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、愛國者、軍事家和政治家。 辛棄疾出生時,中原已為金兵所占。21歲參加抗金義軍,不久歸南宋。歷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東安撫使等職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論》與《九議》,條陳戰守之策,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。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,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,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;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。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,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。作品集有《稼軒長短句》,今人輯有《辛稼軒詩文鈔存》。 辛棄疾代表作品有:《青玉案·元夕》《丑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》《菩薩蠻·書江西造口壁》《清平樂·村居》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《西江月·夜行黃沙道中》《南鄉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》《破陣子·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》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