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載,西晉文學家,字孟陽,安平(今河北安平)人,生卒年不詳。張載性格閑雅,博學多聞。曾任佐著作郎、著作郎、記室督、中書侍郎等職。西晉末年世亂,托病告歸。
張載與其弟張協、張亢,都以文學著稱,時稱“三張”。其中,載、協相近,亢則略遜一籌。《文心雕龍》說:“孟陽、景陽,才綺而相埒。”一說,“三張”指張華與張載、張協二人,張亢不在其內。
傳說張載貌丑,外出時頑童常以石擲之,以致“投石滿載”。在《幼學瓊林》中亦有“投石滿載,張孟陽丑態堪憎”之語。可見古人有時也會以貌取人。
太康初,張載至蜀省父,道經劍閣,因著《劍閣銘》。銘文先寫劍閣形勢的險要,次引古史指出國之存亡,在德不在險的道理,被后人譽為“文章典則”(張溥《張孟陽景陽集題辭》),晉武帝曾派人鐫之于石。
張載詩選目錄
一
二
三
四
五
詩
登成都白菟樓詩 重城結曲阿。飛宇起層樓。累棟出云表。峣{山/檗}臨太虛。高軒啟朱扉。回望暢八隅。西瞻岷山嶺。嵯峨似荊巫。蹲鴟蔽地生。原隰殖嘉蔬。雖遇堯湯世。民食恒有余。郁郁小城中。岌岌百族居。街術紛綺錯。高甍夾長衢。借問楊子宅。想見長卿廬。程卓累千金。驕侈擬五侯。門有連騎客。翠帶腰吳鉤。鼎食隨時進。百和妙且殊。披林采秋橘。臨江釣春魚。黑子過龍醢。果饌踰蟹蝑。芳茶冠六清。溢味播九區。人生茍安樂。茲土聊可娛。
贈虞顯度詩 疇昔協蘭芳。繾綣在華年。嘉好結平素。分著寮友前。謂得終遐日。綢繆永周旋。吾子遭不造。遘閔丁憂艱。俾我失良朋。誰與吐話言。一日為三秋。歲況乃三年。離居一何闊。結思如回川。
招隱詩 出處雖殊涂。居然有輕易。山林有悔悋。人間實多累。鹓雛翔穹冥。蒲且不能視。鸛鷺遵皋渚。數為矰所系。隱顯雖在心。彼我共一地。不見巫山火。芝艾豈相離。去來捐時俗。超然辭世偽。得意在丘中。安事愚與智。
七哀詩二首
一
二 霏雨余旬朔。蒙昧日夜墜。何以解愁懷。置酒招親類。啾啾絲竹作。伶人奏奇秘。悲歌結流風。逸響回秋氣。
一
二
三
四
述懷詩 跋涉山川。千里告辭。楊子哭歧。墨氏感絲。云乖雨絕。心乎愴而。
詩
詩 十日出湯谷。弭節馳萬里。經天曜四海。倐忽潛蒙汜。
詩 氣力漸衰損。鬢發終以皓。昔為春月華。今為秋日草。
送鐘參軍詩 善見理不拔。闡道播徽容。
贈棗子琰詩 輶車運在輪。飛骨須六翮。
泛湖詩 春菰芽露碧。水荇葉連青。
登臺詩 遠望涕泗流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