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琳(?~217),字孔璋,廣陵射陽(今江蘇寶應)人。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,“建安七子”之一。 陳琳詩、文、賦皆能。詩歌代表作為《飲馬長城窟行》,描寫繁重的勞役給廣大人民帶來的苦難,頗具現實意義。全篇以對話方式寫成,樂府民歌的影響較濃厚,是最早的文人擬作樂府詩作品之一。散文除《為袁紹檄豫州文》外,尚有《為曹洪與世子書》等。他的散文風格比較雄放,文氣貫注,筆力強勁,所以曹丕有“孔璋章表殊健”(《又與吳質書》)的評論。辭賦代表作有《武軍賦》,頌揚袁紹克滅公孫瓚的功業,寫得頗為壯偉,當時亦稱名篇。又《神武賦》是贊美曹操北征烏桓時軍容之盛的,風格與《武軍賦》相類。陳琳在漢魏間動亂時世中三易其主,一定程度上表現了他對功名的熱衷。這種熱衷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。與“七子”其他人相比,他的詩、賦在表現“立德垂功名”一類內容上是較突出的。 陳琳著作,據《隋書·經籍志》載原有集10卷,已佚。明代張溥輯有《陳記室集》,收入《漢魏六朝百三家集》中。 陳琳詩選目錄飲馬長城窟。水寒傷馬骨。往謂長城吏。慎莫稽留太原卒。官作自有程。舉筑諧汝聲。男兒寧當格鬪死。何能怫郁筑長城。長城何連連。連連三千里。邊城多健少。內舍多寡婦。作書與內舍。便嫁莫留住。善侍新姑嫜。時時念我故夫子。報書往邊地。君今出語一何鄙。身在禍難中。何為稽留他家子。生男慎莫舉。生女哺用脯。君獨不見長城下。死人骸骨相撐拄。結發行事君。慊慊心意關。明知邊地苦。賤妾何能久自全。 高會時不娛。覊客難為心。殷懷從中發。悲感激清音。投觴罷歡坐。逍遙步長林。蕭蕭山谷風。黯黯天路陰。惆悵忘旋反。歔欷涕沾襟。 節運時氣舒。秋風涼且清。閑居心不娛。駕言從友生。翱翔戲長流。逍遙登高城。東望看疇野。回顧覽園庭。嘉木凋綠葉。芳草纖紅榮。騁哉日月逝。年命將西傾。建功不及時。鐘鼎何所銘。收念還寢房。慷慨詠墳經。庶幾及君在。立德垂功名。 一 春天潤九野。卉木渙油油。紅華紛曄曄。發秀曜中衢。 二 仲尼以圣德。行聘徧周流。遭斥厄陳蔡。歸之命也夫。 三 沉淪眾庶間。與世無有殊。紆郁懷傷結。舒展有何由。 四 轗軻固宜然。卑陋何所羞。援茲自抑慰。研精于道腴。 凱風飄陰云。白日揚素暉。良友招我游。高會宴中闈。玄鶴浮清泉。綺樹煥青蕤。 |